2010年11月18日星期四

追求公義亦毋須鼓勵仇恨

神父諷刺地產商是魔鬼餘波未了,傳媒對教區究竟是對事件表示遺憾還是致歉十分感興趣,誓要查根究柢.但所用的手法往往是塞字落當事人的口,將當事人的說話以自己既有的目的加以演繹,而對於部份傳媒來說仇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賣點。

不少評論曾指出香港人其實並非仇富,而是對大財團不公義的營商手法,以及政府施政向大財團傾斜的不滿,理論上應是對事不對人的,但一些傳媒和社會人士往往對人不對事,喜歡鼓吹陰謀論,於是一些事本來是好事,只不過大家不喜歡做這事的人,於是將好事也說成是壞事,因為大家已假設了對方是魔鬼,而魔鬼做的自然一定是壞事。

香港的富豪和大財團的確有不少值得批評的地方,但我們千萬別重蹈共產黨階級鬥爭的覆轍,將他們打成黑五類,對他們事事人身攻擊,若果當他們做一些好事,例如捐錢救災扶貧,成立慈善基金,只要沒有任何不合理的附帶條件或可疑的檯底交易,大家毋須因為他們是富豪便立即懷疑其動機、甚至鞭撻,否則只會打擊他們進一步做善事的意慾。

當一個人追求公義的時候,難免會疾惡如仇,但仇恨卻容易使人失去客觀和理性,必須小心平衡。我們希望香港的富豪也可以倣效美國的比爾、蓋茨等人將大部份家產捐作慈善用途,但要成功,更多正面鼓勵相信比事事負面批評會更有效。